基層治理底部基礎更加夯實
實施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,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提供制度保障。全力打造“一支部一品牌”基層黨建特色,2020年成功創建5個主題黨日活動優秀案例,2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基層黨建服務中心。
城管執法人員參與垃圾分類“三個一”行動
“城社共建”更加緊密
與轄區街道辦、社區聯合開展抗疫、生活垃圾分類宣傳等系列活動,派駐副中隊長擔任綜合指揮調度中心功能性黨支部副書記,實現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有機融合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組建黨員先鋒巡邏隊、防控攻堅隊等15支黨員志愿服務隊,火速下沉社區,聚焦疫情知識宣傳、衛生防疫監督等擔當作為,發放資料3500余份、參與消毒面積達42萬平方米,542名黨員自愿捐款3.1萬余元支持抗疫工作。
志愿服務“觸手”延伸更廣。
在文廟廣場、石刻公園打造“旌城先鋒驛站”一體化黨員志愿服務平臺,常態化開展專題式、崗位式、集中式志愿服務。牽頭成立31支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隊,利用“星期六志愿者廣場”、主題黨日等活動,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黨員示范引領“三個一”行動,推動“激勵機制”、“綠色賬戶”等項目落地落實。
“三級分區”實現基層治理“疏堵結合”
將主城區分為嚴格管理區、規范管理區、靈活管理區。嚴管區以“堵”為主,突出管理剛性約束,嚴厲禁止各種影響市容環境秩序的行為;規范管理區以“序”為主,劃定經營區、明確經營范圍和管理標準,體現城市容忍度;靈活管理區以“疏”為主,有序放開占道經營,突出社區自治。“三級分區”張弛有度,順應民眾需求。
激發共治共享活力
在市區重點商業區開展商家自治試點,達成共治公約,建立長效考評機制和獎懲制度,商家考評結果用于商業活動審批,營造了相互監督的自治氛圍。商家自治模式為基層治理開啟了共治共享新模式。